医圣李时珍是上山采药,现在人类踏上了向海问药之路----从海洋中寻找新的药物。向海问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新希望。来自海洋的天然产物,也已成为解码人类健康的金钥匙。
6月10-12日,“蓝色药库共同梦想”主题活动暨“蓝色药库”创新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自然资源部、山东省、青岛市相关领导出席,共同关注、支持“蓝色药库”的创新发展。
“蓝色药库”喻指海洋中孕育的药用资源。但它不仅仅是一个“库”,更是一项“事业”。近年来,青岛着力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以海洋生物资源为主要原料,加快研发具有抗肿瘤、抗凝血、抗心脑血管等功效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一系列成果正在梯次产出中。
会上公布了一个重大消息,由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等联合利用海藻资源自主研发的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正式启动临床试验。这是“蓝色药库”最新成员,是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随着临床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当前,新药研发迫切需要开辟新资源。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生物量约占地球生物总量的87%,已知的海洋物种超过25万,且众多生物生活在高盐、低氧、低温、无光等环境中,产生了结构与活性独特的天然产物,远比陆地上动植物活性要高,研发海洋药物潜力巨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青岛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博智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积极参与“蓝色药库”计划,至今已辛勤耕耘了13年,多年来公司苦心、专心、醉心于一种物质——海洋寡糖,即从虾蟹壳和海藻中提取的一系列功能性物质。其一是添加到食品、饮料、饲料、日化和农作物等领域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海洋寡糖原料;其二是用于科研、定量分析等高端细分领域的海洋寡糖标准物质,共计136种,部分标准品常年为美国西格玛奥德里奇(全球第一的试剂公司)以及国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商业和科研的物质基础;其三便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终端产品。
公司依托山东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中国海洋大学的人才技术支撑,集约化地建立起以海洋生物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生态体系。将以前废弃物虾蟹壳以及传统产业应用的海藻胶,通过技术创新、动能转换,深度转化为高附加值物质并从供给侧满足新市场、新需求。切实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向海问药,精耕海洋寡糖,造福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