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酶命名委员会创建了壳聚糖酶(EC 3.2.1.132,壳聚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水解酶)的定义。2004 年,酶命名委员会修订了壳聚糖酶的定义为能够从还原端起对部分乙酰化的壳聚糖中GlcN 残基之间的-1,4-键进行内水解的酶。壳聚糖酶来源非常广泛,来源于微生物与植物组织中。在很多细菌、真菌甚至病毒中都提取到了壳聚糖酶。其中细菌来源主要是芽孢杆菌(Bacill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链霉菌(Streptomyces),真菌来源主要是曲霉(Aspergillus),病毒来源主要是小球藻病毒(Chlorella virus),其他微生物来源包括溶菌(Lysobacter)、詹氏杆菌(Janthino bacterium)、青霉(Penicillium)等。而植物中提取的壳聚糖酶较少,仅在洋葱根部以及某些染病植物的叶子中发现。不同地方提取到的壳聚糖酶具有不同的性质以及不同的应用。
壳聚糖酶(chitosanase)是壳聚糖的专一性水解酶,以往的研究表明,壳寡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分子量(Mw)、聚合度(DP)、乙酰化分数(FA)和乙酰化模式(PA)有关,尤其是聚合度。研究表明不同聚合度的壳寡糖拥有不同的生物活性,且高聚合度的壳寡糖的大部分活性都要优于低聚合度的壳寡糖。壳聚糖酶的水解机制与壳寡糖的聚合度的大小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对壳聚糖酶结构的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壳聚糖酶水解机制的了解,从而制备出所需聚合度的壳寡糖产物。
源自徐寅啸《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声明:上述转载或引用文章的内容,仅用于学习和研究为目的,如有不符,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