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今年4月8日召开的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青岛确定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奋力谱写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宏伟篇章。
2021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136亿元,其中海洋生产总值占比超30%,达4684.84亿元。这一比重十分可观,这说明,今后五年,向海图强将是青岛的一道必答题。
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产业的长久发展,都无法离开科技创新活水的持续注入。在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博智汇力(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斌看来,打造活力海洋之都的关键在于创新,要真正落实创新驱动,而非要素和投资驱动。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会为青岛的海洋经济带来量级的提升。张斌说:“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并不是扩建几个码头或者建造几艘邮轮就能实现的,而是要落实创新驱动,鼓励科研成果的创新与落地。在国内、国际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应当看到,青岛海洋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海洋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张斌指出,近年来,青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增势良好。但从海洋产业的整体结构来看,像海洋生物医药业这类创新型产业占比仍然较小。2021年青岛市海洋产业产值4684.84亿元,滨海旅游、海洋运输、海洋渔业这三个板块占比高达80%,而海洋生物医药业占比仅为1.5%,产业布局仍待优化。
同时,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科研创新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新药数量少,研发投入少,活力较为有限。“相较于传统的涉海类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研发周期长、成果产业化速度慢、等特点。”张斌说,在今年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中,青岛在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十,但创新能力主要侧重于新能源汽车、高铁、家电等领域,在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科技创新是破解产业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一方面,通过设立科研扶持专项,鼓励科研成果的原始创新和校企联合攻关,重点解决推进海洋生物医药项目的产业化实施;另一方面,建立科研人员松绑机制,充分调动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的产业化服务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投身科技创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用‘有形的手’激发、撬动‘无形的手’的活力,同时要尽量管控‘有形的手’放大‘无形的手’的作用。”张斌说,应以市场为主体,在市场端发力,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创新产品好不好最终是消费者说了算。”
把握市场与政策双重机遇
把握机遇,心存静气、鼓舞士气,稳扎稳打、持之以恒。
从全球看,当前全球经济已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海洋经济越来越成为集聚要素、产业资源的空间载体。而目前人类对海洋的了解不超过5%,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国内看,国家已明确做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海洋经济新区等国家级重点发展地区已谋划出新时期海洋经济开发战略。
山东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和主战场,而青岛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今年4月,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并把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六个城市定位”之一,将青岛的海洋发展摆在前所未有的位置。
风口已经到来,能否掀起海洋经济发展的巨浪关键还是看企业。2019年,青岛市下发《支持“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实施意见》,提出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张斌建议,强化资本引导,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或吸引社会风险投融资机构,早期扶持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初创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实施“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助力青岛建设“活力海洋之都”。同时,要克服资本浮躁的趋利性,在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下,耐住性子,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争取最后的胜利,慢慢来,其实快。“”
活力海洋之都的活力来源于生生不息的市场主体。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市场主体195.4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占总量的98.2%,各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的中小微企业凭借数量多、灵活性强,要珍惜当下大好发展机遇。这就是活力所在。
青岛博智汇力(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于海洋生物医药行业,成立十余年来专业、专心、专注于海洋寡糖这一甜蜜的事业。今后五年,将锚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总目标,紧紧围绕两个城市愿景,为“活力”注入动力、为“精彩”增添色彩!